走進前門北翔鳳胡同,抬頭可見墻上畫著一只鴨子,順著箭頭轉過頭,利群烤鴨店的門面映入眼簾。常常坐在門口曬太陽的老爺子,就是老店主張立群。
張立群是共和國的同齡人,1991年趕上企業改革大潮下了崗,可在大飯店學的烤鴨手藝貨真價實。為了糊口,他想利用自家小院烤鴨子賣。
烤鴨子得有烤鴨爐,烤鴨爐需要耐火磚砌。砌一個烤鴨爐最少也得200多塊耐火磚,那時耐火磚一元錢一塊,可當時的平均工資只有五六十元,張立群拿不出這么多錢。
心里著急上街閑逛,張立群看到北京玻璃二廠在拆遷,拆下來許多耐火磚。他趕緊跑回家拿上錘子、瓦刀,又借了一輛三輪車,去撿磚頭。用這些撿來的耐火磚砌成了烤鴨爐,張立群開張了。
北翔鳳胡同是一條小胡同,曲曲繞繞很不好找。第一個月,張立群只賣出去4只鴨子,其中3只還是鄰居照顧生意。這樣可不行,張立群就騎著自行車,馱著個空箱子,印著“利群烤鴨”字樣,滿大街轉悠給自己打廣告,烤鴨漸漸有了銷路,張立群開起了烤鴨店。
胡同里的烤鴨店越來越有名氣,尤其吸引了不少老外。跟外國人交流,張立群應付不來。2005年,女兒張欣從政法大學畢業,張立群想讓女兒回家幫忙。
“我,這么高的學歷,可是天之驕子,回家經營烤鴨店?”張欣不樂意。但導師的一番話讓她改了主意?!皩熃ㄗh我利用自身優勢,抓住前門這一片的外國游客群,把小店帶上新臺階?!睆埿勒f。
張欣先是翻譯中英文菜單。因為她發現,像火燎鴨心、鴨架子這些菜名,外國顧客看不懂,銷量也上不去。把是酸是甜、用什么食材做的等內容翻譯出來后,外國顧客就愿意嘗試了。很多外國人進了中餐館不知道怎么點菜,張欣又推出各種套餐,二人的、四人的,顧客照套餐點,既不會錯過店里的招牌菜,又不至于浪費,很受歡迎。
胡同環境的改善也為烤鴨店助力?!?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,我們東邊的草廠三條變成了大馬路,車能直接開進來?!睆埩⑷赫f。北翔鳳胡同北邊,西打磨廠街經過拆違整治,吸引各類大師工作室入駐;南邊,三里河公園建成,再現水穿街巷的美景。
“來我們家吃烤鴨,不但能品嘗傳統的掛爐果木烤鴨,還能了解北京四合院、逛老北京胡同?!睆埩⑷悍浅5靡獾卣f。
如今的張立群,喜歡坐在門口曬太陽,迎來送往,和顧客聊天。
“烤鴨是個大菜,想做好了就得認真,不是一天認真,每天都認真,每年都認真,堅持數年,才能做出一定的影響力?!睆埩⑷赫f,“我下棋也不行,打牌也不行,也不會唱歌跳舞,我就會烤鴨子。只要身體允許,我想每天都工作?!?/p>
本報記者 張驁 文 白繼開 攝